№ 110

一、十二平均律的说明

随着钢琴教育普及面的增大,钢琴调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钢琴调律的核心——十二平均律的分律,我们更加应该加以重视并认真研究。从钢琴调律的整个过程上来说,十二平均律的分律是整台钢琴的音律的核心和基准,关系着整台钢琴音律的准确性,因而十二平均律的音准精确度以及稳定性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十二平均律分律(上行四度下行五度分律法)

十二平均律分律顺序:采用上行四度,下行五度循环分律。

当标准音37A=220Hz时,四度为正拍1秒1拍;五度为正拍3秒2拍。

第一阶段:

1.37A ~42D (上行四度)

2.42D ~35G (下行五度)

3.35G ~40C (上行四度)

4.40C ~33F (下行五度)

检验:

33F~37A(大三度)拍频为1秒6.93拍(实际听觉为7拍/秒)。若33F~37A(大三度)拍频慢于1秒7拍,说明33F高,则第一阶段各音程的正拍数之和多了;反之,若33F~37A(大三度)拍频快于1秒7拍,说明33F低,则第一阶段各音程的正拍数之和少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检验过程中往往对33F~37A(大三度)的实际拍频判断容易出现偏差,稍快一点,稍慢一点感觉好像都是“1秒7拍”。 所以这里又加入了33F~42D(大六度)来辅助我们对33F的音高进行判断。

5.33F ~45F(上行八度)确保这个八度准确。

可利用33F~38A#(四度)拍频与38A#~45F(五度)拍频进行比较。拍频比为1:1 。

第二阶段:

6.33F ~38A#(上行四度)

7.38A#~43D#(上行四度)

8.43D#~36G#(下行五度)

9.36G#~41C#(上行四度)

检验:

36G#~40C、37A~41C#、38A#~42D三个平行上行大三度,听觉感觉应是均匀渐快。

36G#~40C(理论拍频为8.24拍/秒)< 37A~41C#(理论拍频为8.73拍/秒)<38A#~42D(理论拍频为9.25拍/秒)若三个平行大三度听觉感觉出现“快、慢、快”,说明41C# 偏低,则第二阶段各音程的正拍数之和少了;反之,若三个平行大三度听觉感觉出现“慢、快、慢”,说明41C# 偏高,则第二阶段各音程的正拍数之和多了。

这是偏理论的说法,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出准确迅速的判断呢?

首先要我们要清楚大三度是平均律宽音程,平均律宽音程的特点是越宽,其拍频越快。

其次就是要明确所听的大三度是属于上行音程还是下行音程,这直接关系到大三度拍频是正拍还是负拍。在第二阶段中所听的36G#~40C、37A~41C#、38A#~42D三个平行大三度中40C、37A、342D是第一阶段产生的音,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所以说40C、37A、342D属于起始音;36G#、41C#、38A#是第二阶段产生的音;36G#~40C和38A#~42D为下行大三度(其拍频为负拍,也就是说拍频越快,音越低;反之其拍频越慢,音越高),37A~41C#为上行大三度(其拍频为正拍,也就是说拍频越快,音越高;反之其拍频越慢,音越低)。

再次就是对误差进行合理的修正。在实际操作中33F~38A# 和38A#~43D#这两个上行四度由于其倍音的偏差影响,往往会造成听觉上的不清晰而出现误差,大部分人会将拍频调快,所以在调完33F~38A# 时,应连续听一下33F~37A(大三度)、33F~42D(大六度)、38A#~42D(大三度);其拍频分别为:6.93拍/秒<7.92拍/秒<9.25拍/秒;听觉上应是33F~37A、 33F~42D、38A#~42D三个音程拍频比较应是渐快和略微突快,33F~42D、38A#~42D拍频比较,如果听觉感觉是相同或偏慢的话往往38A# 偏高,如果听觉感觉是突快的话往往38A# 偏低。38A#~43D#可与37A~42D进行音程比较来判断其拍频速度。

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在调完36G# 后,用36G#~40C(大三度)与33F~42D(大六度)进行比较,当听觉感觉上36G#~40C比33F~42D略略快一点点时才进行36G#~41C#(上行四度)调律,因为36G#~40C理论拍频为8.24拍/秒,33F~42D理论拍频为7.92拍/秒,这两个音程的拍频差只有0.32拍,相当接近,在听觉感觉上只需要36G#~40C比33F~42D略略快一点点,如果听觉感觉36G#~40C与33F~42D拍频比较一样或者略慢,那么36G#往往就偏高了,已经出现误差就没有必要调36G#~41C#(上行四度)了,反之如果听觉感觉36G#~40C比33F~42D快,那么36G#往往就偏低了。这样做可以节省分律时间,及时的做出准确的判断修正误差。

第三阶段:

10.41C#~ 34F#(下行五度)

11.34F#~39B(上行四度)

12.39B ~44E(上行四度)

13.44E ~37A(下行五度,回到37A)十二平均律调律结束

检验:

当调完34F#~39B(上行四度)后,用35G~39B(大三度)与33F~42D(大六度)进行比较,当听觉感觉上35G~39B与33F~42D拍频基本一致或者略略慢很少一点时,才进行39B~44E(上行四度)调律,35G~39B理论拍频为7.78拍/秒,33F~42D理论拍频为7.92拍/秒,这两个音程的拍频差只有0.14拍,几乎是一样的,如果听觉感觉35G~39B与33F~42D拍频比较偏快,那么39B往往就偏高了,要是继续调39B~44E(上行四度)那么最有44E~37A(下行五度,回到37A)会偏平44E高,反之如果听觉感觉35G~39B与33F~42D拍频明显偏慢,那么39B往往就偏低,要是继续调39B~44E(上行四度)那么最有44E~37A(下行五度,回到37A)会偏快44E低。

最后在从左到右平行半音阶上行听大三度,听觉感觉应是均匀渐快。从左到右平行半音阶上行听四度和五度,听觉感觉应是基本一致。还需要强调的是十二平均律分律的精度与四度五度的标准有密切关系,如果标准的确立与理论值越接近,那么平均律的精度就会越高。

三、十二平均律的音准稳定

⒈十二平均律拉幅设置的要领

在实际操作中,关于十二平均律拉幅的设置位置是有别于一般调律对音的拉幅设置的。十二平均律中四度的拍频为正拍的1秒1拍,此时我们绝对不能从准点开始设置拉幅,而应该是从正拍1秒1拍的位置开始设置拉幅,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把四度的正拍1秒1拍临时性的视为“准点”,从正拍1秒1拍的位置进行拉幅的设置。同理,五度的拍频为正拍的3秒2拍,此时我们绝对不能从准点开始设置拉幅,而应该是从正拍3秒2拍的位置开始设置拉幅,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把五度的正拍3秒2拍临时性的视为“准点”,从正拍3秒2拍的位置进行拉幅的设置。

⒉合理的应用“起扳手作用”的重击键

钢琴调律击键主要有“提供音响、听辨拍音、起扳手作用和确认音准”四个方面。其中“起扳手作用”的击键的应用对十二平均律的音准稳定性和精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扳手作用”的击键就是与“调音扳手操作”有效配合调音的高度和平衡弦张力的击键。我们知道钢琴琴弦在压线条(弦钮)、弦枕、上下别弦钉和挂弦钉这几处都有相当的摩擦阻力,在实际操作中,一旦调音扳手的操作产生的摩擦力小于这几个点的摩擦阻力时,就会丧失对弦张力有效的调整。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重击键来对调音扳手的不足进行补充,从而起到对音高进行微调和弦张力的平衡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回扳后已经感觉弦轴回复到了自然状态,此时拍频速度比所需要达到速度快,要是继续回扳势必又会造成弦轴的反向扭曲变形,音准不会稳定;要是重新调律有会浪费时间,而且有可能还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我们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一般有两个:①可能是因为拉幅设置过大;②拉幅设置合理,然而琴弦在压线条(弦钮)、弦枕、上下别弦钉和挂弦钉这几处的摩擦阻力造成琴弦各段张力的不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拍频速度与要求达到的拍频速度差,利用“起扳手作用”的击键进行微调。方法如下,直接对所调得那个音进行一次强力重击键,然后听该音程拍频是否变慢,若没有变慢那么可以加大力度再一次强力重击键,然后听该音程拍频,直到拍频达到要求速度为止。在这里强调一下,重击键的力度与实际拍频速度与要求达到的拍频速度差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若拍频差大,力度则大;若拍频差小,力度则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重击键,但是必须要对力度有所保留,不能击过头了。如果重击键力度已经较大了,而拍频没有变化,则说明拉幅设置过大,那么就可以用右手适当的给与扳手一定向下的力,同时重击键,重击完毕后右手马上松力,这样可以起到改变拍频的作用,但是重击键的力度与右手给与扳手的力度有密切的关系,必须配合得很好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这需要积累相当的经验才行,要不然采用此方法往往会击过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⒊弦轴的状态与稳定性的相互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弦轴是否是自然状态,弦轴的状态与音准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当弦轴处于自然状态、琴弦的各段张力达到平衡时音准才能够稳定。当然琴弦的各段张力是否达到平衡对于我们判断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弦轴是否处于自然状态我们却能够很好的感觉到。其关键在于回扳,通常情况当回扳到所要求的拍频时,操扳的手应该是感觉到弦轴给予扳手的一定、相当的抵抗力。如果感觉基本没有抵抗力(这种情况往往拉幅过小,弦轴到达要求拍频时未能完全回复);如果感觉抵抗力较大(这种情况往往拉幅过大,弦轴到达要求拍频时已经产生了反向扭曲变形)。笔者在实际操作时,当该音程调律结束后会再采取用一定的力度(不让弦轴产生变形的力度)扳手轻微上行(向右),听该音程拍频是否有变化,来判断弦轴是否是处于自然状态。如果拍频变快了,说明由于拉幅稍大弦轴根部处于偏高得位置,回扳时造成了弦轴的反向变形,此时可利用重击键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向右操扳力度的把握一定要恰到好处。

四、结论

在十二平均律分律过程中,十二平均律各音的精确度与各音的稳定性都非常的重要,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合理的应用检验音程对提高十二平均律精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音准的稳定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拉幅,弦轴的状态以及琴弦各段张力的平衡以及合理的利用“起扳手作用”的击键等方面。钢琴调律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作为调律技师在熟练实际操作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保持一定的高度。

  1. 参考文献

    《钢琴调律原理及应用》 陈重生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钢琴调律与有关技术》 威廉·布雷德·怀特(美)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快来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